湖北新增1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
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凃晋文教授。
凃晋文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其中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研制了治疗中风的院内制剂——愈风汤合剂和白花前胡合剂,研清解和下院内制剂“热必宁口服液”,成功研制中药新药“柴石退热颗粒”;多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10部。
作为一代名医,姜惠中从不吝啬于平生所学,为了拓宽湖北省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平台,姜惠中曾四处奔走,应邀到日本等国家讲学,深受业内同行的好评。她执教40余年,桃李满天下,曾先后培养国内及海内外硕士生40余名,临床上无论是进修生还是实习生,她总是悉心传授,谆谆教导,
全国名中医是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全国名中医评选自2017年首评,共组织了两届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了101名全国名中医。
20世纪70年代起,凃晋文坚守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一线数十载,先后担任湖北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急症研究所所长,湖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SARS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专家组组长,2020年1月,八十岁高龄的凃晋文教授临危受命,担任湖北省卫健委中医药防治新冠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组织编写了《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1958年,凃晋文考入湖北医学院(现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此时正值湖北医学院创办祖国医学系,从400多名新生中抽调了30人学习中医,凃晋文被选中,由此与中医结缘。1964年毕业后,凃晋文留在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学,在附属湖北省中医院内科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曾先后担任湖北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医急症研究所所长、脑病学术带头人等职务。58年来,凃晋文教授潜心钻研中医热病、急症、心脑病证及疑难杂症的诊疗及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他前后培养博士研究生48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培养了岐黄学者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临床人才2人、湖北中医名师1人、黄鹤英才1人、武汉市青年名中医2人等。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1日讯 为褒奖中医药行业的先进典型,树立行业标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7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表彰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的决定,授予30人国医大师称号,授予101人全国名中医称号。
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姜惠中教授仍专注于临床,坚持每周三天的全天门诊,她的门诊一号难求,病人都是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为了将门诊患者看完,姜惠中常常饿着肚子看病,即便如此,她仍坚持亲自查体,无论多累多晚,都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悉心解答病患的疑问,绝不含糊。医院考虑到她年事已高,采取限号措施,可她却心疼患者长途奔波,来一趟不容易,经常加号,不让患者失望而归。
国医大师凃晋文:
表彰名单中,共有4名湖北名中医上榜。其中包括:
孙国杰五十多年来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首创比较针灸学,弘扬时间针灸学,重视针灸治未病,提出“择时针灸”优效性运用的观点;主张“善针善灸,以通为用”;创立了“清毒通络、荣脑通窍”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益肾调督”法防治痴呆等重要学术思想和针灸治法。
【编辑:余丽娜】
左手边第二位为黄光英(女)教授。
全国名中医黄光英:
自1964年以来,孙国杰长期在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门诊或病房从事针灸学和老年医学的临床工作。他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6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首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各类奖项24项。
全国名中医孙国杰: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60载的姜惠中对妇科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深的造诣,在妇产科经、带、胎、产、疑难杂病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尤其在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宫颈疾病、胎漏、胎动不安、宫腔粘连、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方面颇有建树。在临床中,帮助无数不孕症患者圆了做母亲的梦,姜惠中也因此被患者亲切地称为“送子奶奶”。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网址: http://www.hbzyzz.cn/zonghexinwen/2022/0722/1065.html